在临床检验过程中,发现有个别病人标本CKMB测值高于CK
作者:Leadman日期:2014-03-27
肌酸激酶(CK)分为胞浆型和线粒体型,胞浆型根据M、B亚基的不同,分为CK-MM、CK-MB、CK-BB三种亚型,线粒体型由两个MT亚基组成CK-MT。CK-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,含量约为心肌CK的14%,其他组织几乎不存在。临床上通常确定急性心肌梗死病症。因急性心肌梗死病发时,血清中CK-MB值升高,24小时达峰值。所以CK-MB值是分析心肌梗死的一种特异的和敏感的指标。
原理:
CK同功酶是由M、B两个亚基组成,因此,可以形成MM、MB和BB三种同功酶,这些同功酶在体内外可以互相转化。我们应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-MB是用抗CK-M抗体抑制CK-M的活力,测得的CK-B亚基活力实际上代表CK-MB和CK-MB中的B亚基活力,由于通常CK-BB在人体内含量极少。所以将CK-B亚基结果乘以2,即为CK-MB的活力。这里实际上是把CK-M等同于CK-B,同时将血清中少量存在的CK-BB忽略不计。
个别病人标本CKMB测值高于CK可能的原因:
1.在病理情况下常会出现CK-BB的升高,他不同于CK-MB,没有M亚基被抑制,测得结果实际是全酶活性,也就是CK-BB,而不是CK-B,结果不应乘2(因CK-MB的K值是CK的2倍,这时用2倍的K值就不合理了),而我们无形把CK-BB的结果扩大了一倍,出现了上述CK-MB高于CK值的情况。
2.一条称巨CK(Maxro-CK),它是CK-BB与免疫球蛋白的复合物,有IgG亦有IgA,在正常血清中Marco-CK仅占0.8%-1.6%。另一条称线粒体CK(CK-MT),CK-MT是结合在肌肉、脑、肝内的线粒体表面,可能是线粒体膜的碎片,在正常血清中CK-MT是不出现的,在心梗时亦不出现,只有当组织极度损伤,由于线粒体和细胞壁极度破坏,方可在血清中检出。由于Macro-CK和不典型的CK-MT均不能被M抗体所抑制,故当它们出现时,会导致CK-MB高于CK总活力的假性升高。
临床出现CK-MB增高,主要是血清中发现巨CK1,巨CK2,和CK-BB,出现这种异常结果,往往是患有肿瘤或是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。如果临床上出现CK-MB超过总CK的30%甚至50%以上,标本又无溶血,一定考虑有无巨CK和CK-BB的存在,提示非心肌起源,应倾向有无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可能。